制壶大师被提起公诉 紫砂圈早该整顿了( 二 )

多少年来,宜兴紫砂壶名闻中外,备受追捧,这不仅是玩壶人的雅事,也早已发育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据当地媒体披露,目前宜兴紫砂陶艺人员有3万多人,紫砂作坊数千家。2016年,宜兴仅中国陶瓷城就实现相关销售收入超30亿元。

巨大的利益在刺激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诸多乱象。近年来,围绕着紫砂壶,各种利益的博弈与争夺从未断绝。

而随着投资、炒作的资金纷纷进入,紫砂壶越来越抢手,特别是那些出自大师之手的作品,基本上是“一壶难求”。这也催生了层出不穷的“贴牌壶”。即有大师把其他匠人制作的壶拿来,刻上印章,配上证书,价格就有可能几千倍甚至上万倍地翻上去了。

今年3月,宜兴警方查处了一起以“打假”为名行敲诈之实的案件。涉案人在宜兴丁山一家茶壶店门口拉起横幅,派人驻守,称店主制作假壶。据警方披露,店主本身确实有过错,也曾支付了对方5万元,但对方不依不饶,后警方将该团伙11人全部抓获。

目前尚不清楚此事是否与这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有关联,但从案情看,宜兴紫砂行业秩序混乱,造假、敲诈已不鲜见,必须重拳惩治。也就是说,紫砂圈早该整顿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