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将至,这个国家队能否撑起5G芯片梦想?( 三 )

赵伟国昔日以紫光集团工程师的身份起家,在东家危难之际,毅然站了出来,入股紫光集团获得49%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并出任紫光集团董事长。

接盘之后,赵伟国一直思考如何求变:“企业家应该为我们祖国的强大做一些事情,去担当一些国家战略当中需要的东西。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要造福社会,要能够把你对国家的责任和科学的创新,以及产业的振兴结合起来,在一个领域、一个产业上有所突破。”

2011年的清华百年校庆上,海内外名流荟萃,各种思想碰撞擦出火花,看着台下人头攒动的赵伟国终于确定了突破口,那就是发展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渴望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上掌握话语权。

一个难题摆在在赵伟国面前,是独立从头研发,还是选择资本并购?

从头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可能5年、10年也出不了成果,且已有不少芯片公司横亘在前路,技术壁垒不容忽视。

更糟的是,紫光没有消费平台作为后盾支撑,因此赵伟国选择资本驱动,走了一条捷径。

于是,赵伟国2013年收购赴美国上市的公司展讯通信,2014年又收购赴美国上市的公司锐迪科,2016年将两者整合为紫光展锐,并担任董事长一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