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不忘初心——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谈中美贸易摩擦( 二 )

国际化、全球化植根于IBM的基因中,这在IBM的名字中就有具体的体现。早在1924年,时任IBM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沃森(Watson)先生就将公司的名字由CTR公司更名为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缩写成IBM),中文的全称就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的更改,更是老沃森以及IBM走国际化、全球化道路的根本理念和愿景,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可谓意义非凡,影响到了至此之后近百年的发展历程。1937年老沃森更提出“通过世界贸易缔造世界和平”的理想。IBM有坚定的国际化、全球化理念,也始终坚持这一立场,因为我们认为这会给全人类带来福祉。

IBM和中国有近百年的深厚渊源。早在上世纪20年代,IBM的产品就开始进入中国。1936年,IBM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改革开放以后,IBM是最早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也是最早在中国建立综合性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之一。我们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部过程,参与并推动了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起步、发展、壮大和腾飞;我们引入了技术、经验和理念,为中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技术和商业方面的专业人才。一位律师界的杰出人士就曾多次跟我说,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和培训最早就是由IBM引入中国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