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CC 2019 | 阿里云TSDB: 教你解锁时序时空数据库的种种黑科技( 二 )

未来与展望

一、走进时序数据库

熟悉而又陌生的时序数据

时序数据库本身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 , 直到5年前 , DB-Engine才将时序数据库列为一个独立的分类 。 虽然时序数据库的概念比较新 , 但是时序数据却由来已久 。 从古至今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时序数据从未缺席 。 古代记录灾害与祥瑞出现时间的县志也能够发挥类似今天时序数据库的作用 , 帮助决策者指定相关的决策 , 地方官员可以根据县志中的记录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祭祀 , 也可以决策是否需要向中央朝廷报告祥瑞以谋取升迁等 , 因此当时的县志也发挥了类似于OLAP的功能 。 但由于理念和技术的限制 , 当时所记录的时序数据信息是有限的 , 精度也是有限的 。

技术发展到今天 , 时序数据所能记录的信息和精度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 如下图所示的是杭州市空气监测时序数据片段 。 由此可以看出 , 时序数据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比如多样的指标值、比较稳定的采集频率以及任何一个数据点都有时间戳 。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 时序数据的规模越来越大 , 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 。 因此 , 我们需要面对一些问题 , 比如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时序数据 , 应该将其存放在哪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