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百度腾讯阿里三家小程序的基因密码( 五 )

早在 2013 年,百度就以“轻应用”进入了小程序战局,在因为太过超前而被战略放弃后。去年 5 月,百度宣布以“智能小程序”重返战场。

去年 11 月,百度宣布成立智能小程序开源联盟成立。联盟成员可以基于百度智能小程序开源框架,基于业务特点二次开发;同时,智能小程序可以在开源联盟所有成员 App上运行。

简而言之,百度的小程序之路是:提前入局→战略放弃→吸取教训→再次发力;

科技唆麻认为,在这一个过程中,百度的底层逻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由垂直向平行转型。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与百度业务在底层上颇为相似的 Google,也经历过这样一次转型。早年,Google 与苹果在手机 OS 领域展开交锋。Google 先在 iOS 版的 Google地图中阉割了关键的 Turn By Turn Navigation 功能;转过头来,iOS 便把 YouTube 和 Google地图踢出了 iOS 预装。

当然,最后吞下恶果的 Google 不仅很快开始了全平台服务,甚至还会对 iOS 针对性优化。

根源在于,Google、百度们的服务器、工程师都是固定成本,边际成本极低,用户规模越大才越可能摊薄成本。只有尽可能触达更多用户,才能通过服务与广告获得盈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