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驱五毒必备,让千年蛇精也中招的"雄黄"到底是什么?( 四 )

早在东晋时候 , 《抱朴子》内篇〈登涉〉即记载如下:「昔圆丘多大蛇 , 又生好药 , 黄帝将登焉 , 广成子教之佩雄黄 , 而众蛇皆去 。 今带武都雄黄 , 色如鸡冠者五两以上 , 以入山林草木 , 则不畏蛇 。 」这是说只要在深入山林时身上带着雄黄 , 不仅不用害怕蛇的侵扰 , 各种蛇类还会自行回避 , 简直就像是装备了抗蛇防护罩一样 。 要是不幸还是被蛇咬了 , 也不用担心 , 《抱朴子》接下来又说 , 只要拿出雄黄 , 磨成粉末 , 就会变成现成的特效药 , 涂抹在患部 , 蛇咬之伤很快就会痊愈 。

雄黄也是好用的除虫剂 。 在端午的习俗中 , 也有人会将雄黄粉末或雄黄酒撒在家中或房屋四周 , 据信这样害虫就不会靠近 , 也能防止疾病 。 而古时候的医书中 , 可以看到几则奇特的病例 , 大意都是病患服用雄黄之后 , 从腹中吐出一条小蛇来──以今日的眼光来看 , 应该是雄黄将寄生虫驱赶出来了吧 。

除了除虫、防蛇、解蛇毒 , 雄黄还被认为是能祛离邪祟的避邪之物 , 《荆楚岁时记》便提到 , 正月时配戴雄黄作成的药丸可以趋避鬼邪 。 既可以赶有形的蛇 , 又可以赶无形的鬼 , 雄黄俨然驱邪避煞还能治病的万能物品 , 只要有雄黄 , 万事不用烦恼 , 也难怪到了明代 , 在《本草纲目》的记载中 , 雄黄已经变成能「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的护身神物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