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的事,这位清华教授说了大实话!( 五 )

这个微处理器刚开始出生的时候 , 身世没有那么高大上 , 是给计算器用的 , 是一家日本公司去找英特尔公司 , 让英特尔公司帮忙设计一个芯片 。

所以英特尔公司它们玩命去干 , 最后设计给了一家叫必思康的日本公司 , 做计算器 。

1981年的时候 , 也就是十年之后 , IBM组织了一个团队 , 跑到佛罗里达去开发了一个到今天影响全世界、全人类的重大产品 , 就是个人电脑 , 后来我们称为叫PC 。 当时用的是英特尔的8088微处理器 , 其实它的速度很慢 , 但是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 。

所以 , 集成电路和芯片的进步 , 不断地从原来的政府应用到民间的应用 , 比如我们从军事应用到一般的民用 , 而且从一般的、常规的市场商业应用换成老百姓家里 。

芯片领域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 。 其大致内容为:

当价格不变时 , 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 , 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 , 性能也将提升40% 。

半个多世纪以来 , 芯片制造工艺水平的演进不断验证着这一定律 , 持续推进的速度不断带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