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的木星磁场 诉说着行星的哪些奥秘( 二 )

内禀磁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最早的解释是“永磁铁学说”,人们认为,地球内部有巨大的磁石存在。“但是,地球内部温度超过6000℃,而矿物的居里温度一般为几百摄氏度。由于磁石被加热到超过其居里温度时,磁性就会消失。所以,很显然地球内部不存在这样的磁铁。”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戎昭金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100多年前爱因斯坦就提出行星磁场的形成是个难题,至今依然没有解决。”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宗秋刚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在各种假说中,学界公认的是“磁流体发电机”理论。

“根据发电机学说,地球内核是液体的。这些液体温度很高,能够融化几乎所有物质。其中的带电物质在流动时产生电流,进而产生磁场。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就越强。”宗秋刚解释道。

地球磁场正在衰减

孔大力告诉采访人员,行星发电机能够运作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行星内部有导电流体,二是行星内部有足够的热能或化学能以维持强烈的对流运动,三是行星要有较快速的旋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