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是技术还是艺术? 魅族16Xs又是一次笃定的坚持( 六 )

还比如 , 在所有厂商都视图通过18:9的屏幕以及后置指纹来推行普遍理解状态下的“全面屏”时 , 魅族15用适配效果更好的16:9屏幕以及更为顺手的前置指纹(留足了下巴区域但又不显臃肿 , 这也是魅族引以为傲的地方)告诉我们用着舒服的理由不止一条路 。

即便是到了今天 , 异形全面屏或升降式前置组件方案流行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 魅族16s还是坚持它对美感和手感的理解 , 放弃了目的单纯地追求屏占比之举措 。

上述种种 , 只为提点一个要义:魅族16Xs是一款经过了思考也被赋予了想法的手机 , 并非魅族的一款“类青春版”作品 , 更不是大而化之的“为走量而妥协”的机器 。 只是 , 这不代表魅族16Xs没有聪明地考虑到整配比成本、产业链支持压力、研发可控性和针对竞品的直击效应 。 包括年度流行的橙色配色和有机玻璃材质的应用 , 也是这种思路的逆向拔高 。 总之 , 让魅族16Xs取得不错的暑期销售成绩并为魅族的下半年市场深度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 就是这次技术与艺术如何平衡的核心内容 。

屏幕的心思有说法

基于完全可以理解且合理的考虑 , 魅族给16Xs配置了与魅族16s同款的6.2英寸AMOLED极边全面屏 , 据魅族称这块屏幕的定制成本达到300万美元 , 同样采用COF封装工艺 , 配合家族化的Meizu Design设计语言 , 实现了等边对称和不错的窄边框数据 。 在没有异形打孔也没有弹出式机械结构的情况下 , 屏占比达到90.29% , 如此数据在这个思路下已经算很不错了 , 只是不如他们自己的旗舰16s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