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要想火起来,少啥不能少“徐克”( 十 )

广州歌舞剧院显然看到了这个问题 , 所以在排戏同期也在做IP:邀请著名香港漫画家、《风云》铅笔线稿作者之一周胜为漫画手稿主笔 , 以港风浓郁的黑线稿展现舞剧剧情 , 绘制了同名手绘漫画;并拍摄了同名纪录片记录了剧目半年多的创作历程……

其初衷 , 无外乎考虑到舞剧本身受众面窄 , 在年轻人中缺少传播力 , 才用港式漫画来试图挖掘出更肥沃的受众土壤 。 显然这远远不够 。

换言之 , 还停留在找传播扩散的土壤的窘境之中 , 距离真正的非遗传播(尚不能谈及传承) , 有一定距离 。

如何破?

短视频、直播等网络媒介皆可成为其土壤 。

隔壁的广东粤剧院和金山联手做得《决战天策府》大戏 , 其与游戏这一媒介的融合 , 让Cosplay+游戏变成戏曲 , 也是一种试错……

但依然不足以成就大规模扩散传播 。

仅仅就醒狮而言 , 不妨脑洞大开一下:别去考虑互联网、别局限在舞台上 , 未尝不能借鉴当下时髦、各种花式演绎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快闪玩法 , 试着让醒狮这种本就是街头表演的民俗 , 变成一个糅合了Cosplay、武侠和醒狮表演的快闪 , 哪怕只是向黄飞鸿致敬也必然围观者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