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农信社App月活过百万 金融科技“支农”新思路?( 三 )

业内人士认为,农信社是地方政府“亲儿子”,拥有丰富的政府部门协同资源,尤其在零售金融方面的优势,从业务层面能够非常快速的打通地方征信、税务、公积金、社保、工商等数据对接通道,数据来源真实丰富,如果能加入适当的金融科技数据分析、IT系统支撑,业务起量会非常快,降低线下成本。

易观分析则认为,地域是相关机构用户增长的客观限定因素,但也能成为其独特优势:区域性农信社可发挥本地经验和特长,加大优惠力度,布局本地业务,开展实地营销,抓住本地用户,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为自身赋能。在政策导向、技术趋势和人口存量三方的因素下,农信类App增长空间可期。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不全面、金融服务可得性低,一直是政策关注的重点,如何依靠金融科技力量,主动创新,服务区域内的三农经济,或值得更多农村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共同思考。

实际上,农村金融机构更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参与者。从银保监会的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合计9.97万亿元,而农村金融机构为3.92万亿元,占比近40%,位列银行业金融机构中首位,远远超过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