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和华为曾在电信市场激烈交锋,结果联想自宫,华为一战成名( 二 )

华为在交换机研发方面孤注一掷

华为最早不同于联想 , 最早通过贸易代理积攒下第一桶金 , 之后任正非开始琢磨研发自己的技术和产品 。 华为采用“借鉴和模仿”的手段 , 研制出偏低端的BH03交换机 , 得到用户认可 , 此后毕业于华中理工的“天才”郑宝用帮助华为研发出了容纳500个电话用户的HJD48交换机 , 凭借两款产品 , 1992年华为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 , 而当时联想的收入高达17.67亿 。 由于当时局用交换机市场 , 基本都被爱立信、AT&T等巨头占据 , 1991年 , 38岁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邬江兴 , 主持研发出了HJD04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 , 一举打破了外企的垄断 , 这给了华为极大的鼓励和信心 。 华为孤注一掷投入到了“C&C08”数字交换机项目上 , 在动员大会上 , 任正非站在5楼会议室 , 跟全体干部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 , 我就从楼上跳下去 , 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 。 ”担纲攻坚任务的 , 是华为的总工程师郑宝用以及他的师弟李一男 。 1992年 , 华为开始大量规模招兵买马开发C&C08 2000门交换机 , 总计投入了300多名研发人员 , 并细分成50多个小组 , 每个小组责任到人 。 郑宝用在统筹全局的同时 , 派李一男开始对C&C08 10000门交换机(一台机器能容纳10000名用户 , 俗称“万门机”)进行预研和热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