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根重型钢轨在鞍钢诞生(新中国的“第一”·70年)

人民日报 本报采访人员 胡婧怡

第一根重型钢轨在鞍钢诞生(新中国的“第一”·70年)

在国家博物馆,有一件特殊的展品。1953年11月,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将我国自制的第一根重型钢轨的一段赠送给毛泽东同志(图④,资料图片)。

自1953年至今,鞍钢累计生产销售钢轨2000多万吨,铺轨长度近42万公里。在京广线、京哈线、京沪线、京石线、沪杭线、郑西线、胶济线、温福线、福夏线和台湾环岛铁路等,都能看到鞍钢钢轨。

历史背景

中共中央于1952年5月决定,集中全国力量首先恢复和改建鞍山钢铁公司。改建工程的重点包括著名的“三大工程” ——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炼铁厂七号高炉。

鞍钢大型轧钢厂是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轨梁轧钢厂。该工程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设计能力为年轧制钢轨及各种大型材50万吨。

轧钢厂可以生产建筑铁路所需要的钢轨以及建造工厂厂房、铁路桥梁所必需的工字钢、角钢、槽钢和无缝钢管坯等几十种规格的大型钢材。一年生产的钢轨能铺一条从哈尔滨到广州的铁路,一年所创造的价值可以修建2座年产3万台的拖拉机厂。周恩来同志1953年12月21日视察鞍钢时题词:“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的开工生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的重大胜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