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们的隐形天花板( 三 )

不久我就发现,我们对于几个月,几个季度甚至一年的预测都非常正确,乃至精确。而我们最疑惑的,恰恰是更长期的预测。每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都会经历著名的S曲线,大多数公司和他们的投资人都把重点放在找到那个增长引爆点。但同样重要,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研究的,恰恰是S曲线后期不那么令人愉快的拐点,即增长开始放缓的时间点。

亚马逊的巨大优势之一,就是我们比较容易预测自己的可触达市场规模,从全球图书市场总规模的统计数据可以推算:根据经验,如果拿下全球图书市场的10%,我们的收入大致能做到多少。甚至可以更乐观,预测得更大,但财务上总还是趋向于保守。

我刚一加入亚马逊,就投入了与一堆MBA一起做各种商业计划书的工作中,包括音乐、视频、软件、杂志,以及国际化业务。我开始认为,长期来看,我们能做到的总规模就是从零售的各个细分赛道上能切下来的总和。

然而,产品普及率还是一团迷雾。在我们的分析模型中,产品被采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曝光。因为如果一个人根本没听说过亚马逊,他不可能变成我们的客户。而这些曝光或者说触达的渠道已经非常成熟:来自其他联盟网站(我们称之为合作伙伴),来自门户网站(AOL,Excite,雅虎等),和口碑相传。(注意,这是在邮件时代之后,社交网络时代之前,所以口碑营销的效率远没有现在那么高)当然,用户对我们的认知率可以通过各种成熟的市场调研手段得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