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和都江堰(上)( 二 )

古蜀治水博弈

在中国文化里,甚至在世界文明中,大家都看到了“水”的两面性,一方面,“水”创造了人类文明,另一方面,“水”又不断地毁灭人类文明,有水利,又有水害。所以法国文学家雨果说:“水是大自然的双面像。”

水给人类带来那么多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难怪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现场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后,在《史记》卷二九《河渠书》里写道:“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大湟,上姑苏、望五湖,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曰:‘甚哉,水之利害也。’”

于是,一部中国史,就成为一部治水史,中国古代的版图划分,其实也是以水系为坐标的,《华阳国志》卷一《巴志》记载说:“昔在唐尧,洪水滔天,鲧功无成。圣禹嗣兴,导江疏河,百川蠲修,封殖天下,因古九囿,以置九州。”

不止中国史是一部治水史,全世界重要文明: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哪一种文明不是与水有关?洪水的定期泛滥,是福也是祸,治水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