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任性"的App立规矩 别乱动我们的个人信息( 四 )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向采访人员提供了一个用户投诉案例:李先生计划停用某共享单车,注销手机号。因为当初注册该App时使用了个人身份证号,担心信息泄露的李先生申请注销用户账号并解绑身份证。该App客服人员要求他提供个人身份证照片及手持身份证照片。李先生认为这种行为具有强制获取个人敏感信息嫌疑,让人无法接受。

专家表示,App运营者不能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在收到用户请求时,App运营者应当在合理时间和代价范围内予以查询、更正、删除或注销账号。

三是泄露用户隐私信息,导致用户利益受损。用户信息泄露存在很多情况,比如App用户隐私信息数据库被黑客入侵、平台出现漏洞等导致信息泄露;比如App将用户信息“打包”出售或用户信息经公司“内鬼”窃取售卖,被不法分子利用等。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对采访人员表示,目前接到的用户投诉案例集中在信息泄露方面,主要为购物类、金融服务类App,用户因此遭到恐吓、电信诈骗、资产被盗刷等损害。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方超强律师对采访人员表示,根据《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电商平台在获取个人信息的同时有义务保护信息安全。但在现实中,对“平台存在漏洞导致信息泄露”缺乏相应判断标准,用户因此很难对平台进行追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