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从智能语音到人工智能,讯飞20年乘风破浪迎来最好时代( 二 )

而事实上,在1999年开始创业后,到了2000年秋冬,科大讯飞就面临着要不要继续干下去的重要抉择了。这一年,创始人刘庆峰带着科大讯飞最开始的近20名干将在巢湖半汤温泉开了一场在讯飞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半汤会议”,经过两天的艰苦抉择,确定了继续做语音的道路不动摇。“燃烧最亮的火把,要么率先燎原,要么最先熄灭”,这是刘庆峰在当年的年度大会上说的话,这句话至今仍被挂在讯飞大厦的墙上,近二十年来,激励着每个讯飞人在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道路上不忘初心,坚守前行。

当然选择这条道路和刘庆峰本人的擅长领域也有关系。当时刘庆峰担任福建中银集团与中科大建立的联合实验室、中文语音合成第一个产业化的实体中银天鹰智能多媒体实验室的总工程师,在语音研究方面还是有很多技术成就。但就是因为整个智能语音技术尚出于早期阶段,所以相关行业在语音应用方面还有很多分歧。当时的行业应用重点还是在语音合成上,换句话说,就类似语音客服,能够把文字信息变成语音读出来。而在语音识别方面,尤其是中文语音识别方面,还缺乏突破。而在这个时候,科大讯飞已经做出了第一个商业化的语音识别系统产品,也因为太早期市场规模未打开、定价较高以及市场山寨产品低价恶意竞争等元素,惨遭失利,这也让科大讯飞再次陷入财政危机之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