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投资者大举购买中国不良资产,议价能力拱手让人( 二 )

他补充称:“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我们能够以合理的估值购买这些贷款,并取得良好的业绩。”

早在5月份,彭博就曾报道,随着供应激增,不良贷款的规模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低。在银行大举抛售不良贷款的浪潮中,议价能力落在买方手中。

美国和欧洲的买方机构早已介入。橡树资本首席执行长Jay·Wintrob说,该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投资了中国的不良贷款。外国投资者是去年逾10宗大宗不良资产交易的买家,包括孤星基金、贝恩资本和高盛在内的一些投资者进行了多次购买。

普华永道早在去年就表示,未来两到三年,诱人的不良贷款投资机会将继续出现。“中国政府对影子银行业的态度,以及确保国内银行健康的愿望,是一个关键因素,这样它们就能抵御任何衰退,无论多么轻微。”

据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佳奇(音译)对日经表示,2018年外国购买中国不良贷款的账面价值总计为人民币220亿元(合32.7亿美元)。这一数字是2017年的两倍,预计2019年还会更高。

大量外资涌入中国的不良债务市场,追逐打折资产,反映了中国不良贷款问题的严重程度,也暗示了去杠杆化努力的局限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