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金融 助力长江美又富( 五 )

“以前我们主要从事土豆、水稻、玉米、红薯等传统农业,如今我们开始着手发展柑橘、荔枝、柚子、枇杷、脐橙等经济型果林,并采取间作套种、种养结合的方式,形成‘树上有花有果,林下有鸡有鸭’的良性循环。这些果林是我们的‘摇钱树’,也是守护江边水土的一道屏障。”睦和村党支部书记、涪陵区睦和龙哥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家奇说。

据了解,为了改善长江流域环境,加快地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在去年主动谋划,为涪陵区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将沿江绿色屏障建设与柑橘种植相结合、将生产达标排放与榨菜绿色生产相结合、将生态综合治理与规模化绿色经营相结合,在绿色经济反哺生态综合治理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无论是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技术投入,还是改善本地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带动。在开发性金融的支持下,‘种养结合’的经济型果林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我们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信心更大,实现致富小康干劲更足。”刘家奇告诉采访人员。

将“绿水青山”视作“金山银山”之本的,还有农业企业。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平告诉本报采访人员,过去榨菜腌制后的溶液直接排放会形成污染,如今企业则加大技术和环保投入,用其熬制“榨菜酱油”、腌制泡菜、制作豆瓣酱等。“企业想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扩大产能、丰富原料、提升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开发性金融在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发展等基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