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奥克“撕”:自危者与自救者的博弈( 五 )

张剑锋认为,倘若此次奥克斯产品确切被认定为不合格,一方面将面临监管部门的处罚及可能的消费者追偿;另一方面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其在过去数年取得的份额与成绩都将面临质疑,奥克斯如何实现所谓高性价比?其高销量是否源于对消费者的欺骗?所有的成就都将被打上问号。

整治行业顽疾或将提速

目前对于奥克斯空调产品是否合格仍待有关部门认定,但据张剑锋介绍,家电行业能效、水效虚标问题由来已久。

部分品牌铤而走险的根本动机是利益。正规企业为产品能效提升1%而付出的成本可能非常巨大,而不法分子没有技术投入,只需贴一个虚假等级的标识即能以同等价位售卖低配产品,这一巨大利润充满诱惑。

而偏偏当前这一领域的执法成本过高,监管部门无法做到实时监督各大品牌,加之广大消费者普遍倾向购买“物美价廉”型产品,价格相对低廉实则能效不达标的产品极具吸引力。

张剑锋指出治愈能效虚标顽疾,有待行业自律的提升以及消费者意识的转变。但这两项目标的达成势必还需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