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年增长近20%,中国多数水下机器人仍靠进口推进器

产业规模年增长近20%,中国多数水下机器人仍靠进口推进器

简介:事实上,深海装备是发达国家明确限制出口的高端技术产品。

当人们热衷谈论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时,敏锐的投资者已将目光转向了神秘的海洋——浩瀚海洋是人类的短板,正是水下机器人的大舞台。

6月12日,第一财经采访人员在2019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看到,展厅现场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游泳池,两名工作人员在水中劈波斩浪,然而他们没有进行任何肢体动作,仅仅是双手握住一个名为SEAFLYER的手持水下机器人,即可在水中前进。

这是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博雅工道”)的展台。博雅工道董事长助理付钰涵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SEAFLYER是消费级产品,可实现水中行进、转向、浮沉,可满足泳池娱乐、户外潜水、浮潜等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简单易操作,游泳菜鸟也可轻松掌控。”

水下机器人更大的市场在企业级产品。

根据市场咨询机构透明市场研究(TMR)的最新报告,预计2017年至2025年,自动水下航行器(AUV)和遥控航行器(ROV)的全球市场将以18.2%的复合年增长率强劲增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