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派:曾经国产手机前三甲双卡之父,现在只能搞房地产( 四 )

2011年是千元智能手机市场爆发期 , 酷派高度绑定运营商生产定制机 , 产品线覆盖低中高端全价位 , 在3G时代走上了历史巅峰 , 2012年开始 , 酷派销售额就已经突破百亿 , 一跃成为中国增速最快的手机厂商 , 占中国手机市场整体份额约10% , 在国产手机中排名前三 。 这三年中 , 酷派销售额突破300亿 , 同样的在海外市场也战绩不俗 。

可就在酷派沉寂快速增长的喜悦中的时候 , 国内手机市场悄然变化 , 小米作为互联网手机代表崛起 , 同时OV主导着线下零售渠道 , 而华为早就全力投入自主研发并且取得优势 。 尽管酷派意识到了危机 , 迅速的调整产品战略将产品线细分为三个板块 。 负责互联网的“大神”负责线下的“ivvi”负责保住基本盘的“酷派” , 但这次却没有像前两次那么幸运能够迅速转型成功 。 突然直面消费市场 , 没有准备的酷派无法把握年轻用户消费需求 , 哪怕拥有上千个技术专利 , 推出的产品也是乏善可陈 , 无法吸引用户的注意 。 酷派的盈利和出货量任然严重的依然运营商 , 2014年运营商大幅下调补贴 , 酷派首次影响出货量断崖式下跌了50% , 从此酷派开始走向衰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