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隆飞鸟乐园从测胎心透视珍稀猴面鹰孵化全过程( 四 )

见证珍稀猴面鹰“0”的突破,去年首次成功繁育超20只

广州长隆飞鸟乐园科普讲解员介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草鸮,即猴面鹰,一窝可以最多产6只鸟蛋,只有鹌鹑蛋大小,孵化期长达32-34天。当天,刚出生5日龄、1个半月龄及5个月龄不同阶段的多只猴面鹰同框亮相,一双深圆大眼,面盘扁平,呈灰棕色爱心型,脸似猴子、身是猫头鹰的神奇颜值,以及各不相同的羽毛发育特征,吸引了所有小朋友和游客的目光。

长隆飞鸟乐园从测胎心透视珍稀猴面鹰孵化全过程

最小的猴面鹰出生于6月9日,出壳即有白色羽绒毛,1周日龄面盘发育形成猴脸样,鹰身鹰爪成型。4个半月开始胎毛几乎褪去,长出褐黄色的绒毛,并开始忽扇翅膀,学习飞翔。新生猴面鹰的食物极其讲究,出生后需吃肉碎,随着日龄增大,可以吃带骨头和皮毛的肉。长隆飞鸟乐园鸟类繁育中心为猴面鹰专门饲养白老鼠和鸡作为食物,根据幼鸟不同的需求喂食不同的日龄的鸡和老鼠,自产自供无任何激素饲料成分,更健康和营养,可提高幼鸟的成活率。小朋友也现场体验了猴面鹰的喂食,现场观察可见,每一块肉都被饲养员切得很小,且每一块肉都带有毛。原来,这些猴面鹰宝宝还小,消化系统还没完全发育成熟,若吃下硬骨头,毛能在胃里裹挟住骨头,猴面鹰会通过嘴巴吐出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