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居世界首位 日本半导体后来没落的原因是什么( 四 )

那么,日本的半导体制造商为什么没能向CPU生产的过渡呢?那是因为基础研发力不够。

半导体被誉为“科学产业”。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日本,是具备半导体领域基础开发力量的。然而,随着技术的核心从商品、材料转向信息之后,日本就难以应对了。

对CPU来说,重要的不单单是半导体芯片硬件本身,更重要的是集成其中的软件部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他领域,比如照相机领域。

在从胶片相机过渡到数码相机的阶段,日本的相机制造商是跟上了潮流的。但是,使用智能手机后,最重要的事情变成了用智能手机提供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机能。

也就是说,比起相机镜头这个“眼睛”,在后面阶段中处理图像信息的“大脑”成为必需。而在这个领域,日本的基础开发能力明显落后。

最终,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世界潮流中落伍,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创造新东西的能力,尤其是在跟信息相关的领域,完全缺乏创新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