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 我的所有见解都已经藏在小说里( 四 )

新京报:去美国留学,跟当时的“出国热”有没有关系?为何会选择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系,据说你是该系百余年历史上的第一个外国学生?

严歌苓:跟“出国热”无关。那时我在国内的生活非常优越,作为专业作家,那么年轻就发表了那么多作品,一年一部长篇小说,别人形容说是“井喷式的创造力”。我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中,就像毕加索在十一二岁画出来的作品就是大师手笔,一直到年老还在不断变化,我有时对自己的创作力也很吃惊。出国那年,我正好30岁,我在29岁出版的《雌性的草地》,现在看来依然是部非常前卫的实验性作品。

我当时考了三个学校,都被录取了,一个是纽约大学巴夫洛分校的英文系,这个英文系在全美都是顶尖的,有很棒的作家在那里教书;一个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东方语言系;还有一个是哥伦比亚艺术学院,这所学校答应每年给我9000美元的全额奖学金,那时候谁给钱就去哪儿,我就选择了它。哥伦比亚艺术学院跟哥伦比亚大学是两回事,这所学校只有几千名学生,是一所私立的艺术学校,我觉得它很适合我。

没有什么比不写更可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