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的互联网公司:从比拼流量充沛到拼内功运营( 三 )

摩拜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之战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 其行业的衰败 , 也代表了时代的更替 。 因为 , 这个看似简单的共享自行车 , 恰恰是集合了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 , 无论是出现的时间点还是使用的技术 , 都恰到好处的位于4G向5G过渡的时期 。

共享单车是非常有价值的应用 , 也对未来的5G发展起到了绝对的启示作用 。 以摩拜与ofo衰退为表现 , 正是4G时代流量为王时代的终结 , 最终摩拜与ofo并没有如投资人所愿的一统江湖 。 即便有流量霸主在流量和资本上的双料加持 , 依然没有挽救共享单车双巨头的命运 , 宣告了4G时代互联网发展模式的结束 。

与此同时 , 在摩拜和ofo背后成长起来的哈罗却走上了逆袭之路 , 让强运营的风头盖过了冲流量 , 在芝麻信用免押金、本地化精细化服务、稳扎稳打的逐步推进等运营保障下 , 哈罗出行的成长简直就去5G互联网黎明的曙光 , 值得所有互联网公司认真总结 。

我们也看到 , 在5G开篇的这一年来 , 大量的传统互联网公司声称转型TO B , 或者不断的重组内部架构 , 或者加强技术研发能力 , 还要不断的加强属地化的服务与管理团队 , 实际上都是因为互联网公司的运营能力的重要性正在逐渐超越流量获取 。 不是说流量在5G时代不重要 , 只是说 , 5G会是流量继续丰沛甚至在初期会是溢出的状态 , 而互联网的用户量却不再增加 , 让流量更有价值 , 而不是让流量更快的变现 , 比什么都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