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网红”小镇:80万把乐器里的乡土经济学( 十 )

探访“网红”小镇:80万把乐器里的乡土经济学

鄌郚在树立“吉他小镇”的品牌形象,促进乐器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不过硬币的另一面是,鄌郚镇的吉他产业特而不强,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缺乏支撑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有群山缺高峰。”小刘称。

一方面因经济实力有限,投资改进厂房设备和艺术设计皆缺乏资金;另一方面,预期投资回报率无法估计,因此,他们参与吉他小镇建设的积极性不太高,部分企业仍处在观望状态;此外,由于特色小镇建设涉及到大量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等,建设过程中可能涉及到拆迁及安置问题,费用巨大,镇级财政本身资金有限,资金短缺、融资难问题难以避免。

贾佐凯也有意愿往高端产品转,但旧的订单源源不断,让他腾不出手搞转型,面临的技术、设备、人员等问题也不少。

探访“网红”小镇:80万把乐器里的乡土经济学

吉他部件,等待下一步的加工和安装所有工厂一致的困惑是招不到工人,尤其是年轻工人。“五六千的月收入,在小镇上不算低。但年轻人情愿赚四千块钱,也要去县里或市里生活。”李华波说。采访前一天,镇里通知他,把所有年龄在28岁以下的从业人员名单报上去。他统计发现,一万多名从业者中,符合条件的只有三人。其中两人还是某乐器公司老板的儿子和儿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