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江南我笔先( 二 )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生活与人的关系,更是一个文化感染与哲学之思考的关系。《朱荣耀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中《雨后》于荣耀的笔墨是又一个新的开端。纵横高叉的树枝,显示荣耀用墨的线条,这不是单纯的画,而是在用书法的线条画树枝。所以支撑天地的树干也好,招展天宇的枝叶也罢,笔笔有神,条条是力,这在雨后,更具生机。雨后天空更加朗爽气清,表达这个自然美景,荣耀与众不同的艺术手法是用树干的撑天来展示天高气清,用枝叶的伸展高叉来显示勃勃生机。也就在这情景之下的留白处,云白雾清,溪水淙淙,泛舟渔歌,下田锄禾,构成山水江南的一幅柔曼缥缈的写照。高明的荣耀还不满足于此,他此刻让雁群时落枝头,时起飞翔,一静一动,一栖一飞,给画面添上了浓重的文化色彩与哲理思考,同时,也升华了该画的境界。得指出的是,在技巧上荣耀也用心为之。为不使雨后的天空白得有些苍凉,他让微许的浓墨似云如烟地散落于画面,又用淡墨自上而下略聚右侧,好让伸展天穹的树枝有着坚实的依傍。对意境的追求,是表征中国水墨画的一种价值判断。

中国水墨画的脉络千年续连,而其中的审美情趣又因时代而各不相同,《溪浴图》正是传承旧墨,创新情趣的一种尝试。荣耀用点皴层叠之法,让树与石融合于一体,于树中见是石,石上生树,并让其水流环绕,产生动感。如果仔细审视,深黑色的树干似筋骨隐隐具呈,更见苍劲。同样,奇崛的泥石被点皴而成,更显滋润。而在山清水秀的另一端,三位村姑轻松洗浴,给寂静的山溪,增添了一份喧嘻。微波潺潺的溪水,曲线优美的裸身,在现实的山溪中,诗意般地荡漾起来。说到曲线,曾有线随心走之言,这是因为中国画的线条中,深寓着文化的内涵。你看,荣耀笔下树干的粗线,村姑身体的细线,水波荡漾的横线,反映着物质、力量、世界与心情。它是世界的外在与人心的内在,共同融化成一种独特语言的表现,是画家的灵魂行走在中国水墨画中的一种造型方式。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审美的眼光就会和《溪浴图》一起生动起来。以此再看《云山遇知音》,即可见出荣耀在临摹古人时化下的功夫,也可感悟由扎实功底下开拓创新的画面境界:古根鳞石苍劲有年,散散枝叶天幻其境,以散淡又飘逸的墨色点缀天地之色,由此引出谈天论道的古人,虽于画中只小小两点,却照样似中杻般能牵扯天地。而此中魔法,就在于文化。以笔墨载道文化,以文化丰厚笔墨,荣耀在《云山遇知音》中让境界说出了它的艺术价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