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国联手为伊核协议打气(环球热点)( 二 )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等国达成伊核协议,承诺限制核计划,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对它的制裁。依据协议,伊朗低丰度浓缩铀储量不得超过300公斤,可制备的浓缩铀丰度限制在3.67%以下,远低于武器级浓缩铀需要达到的90%以上丰度。

今年5月8日,在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一周年之际,伊朗总统鲁哈尼在电视讲话中表示,已致函《伊核协议》签署国,伊方将给予该协议各方60天的时间返回谈判桌,并确保伊朗国家利益得到保护;否则,伊朗将恢复该协议禁止的铀浓缩活动。

6月20日,当年帮助达成伊核协议的欧盟执委会副主席莫盖里尼称:“让伊朗继续完全遵守承诺对我们很重要。”她强调应该缓和伊美紧张形势,“确保避免形势升级。”

压力转移 千钧一发

美国对伊朗的施压在继续。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6月22日,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在糟糕的奥巴马计划(即伊核协议)下,伊朗短短数年内就会走上拥核之路,而现行的核查(内容)是不可接受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称:“伊朗签署伊核协议是为了换取国际社会取消对伊朗的制裁,让其获得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签署协议之后,伴随美国‘退群’以及极限施压,伊朗反而承受比原来更大的压力,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在此情况下,伊朗威胁将要突破伊核协议规定的低浓度浓缩铀存量上限,增加浓缩铀丰度、增加重水等。伊朗此举一来是作为对美国高压政策的强硬回应,二来也是向其他协议签署国转移压力,迫其帮助伊朗应对美国压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