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时间的尺度( 二 )

当然,放在高尚一些的事业纬度,张昭确实有些悲情,而这份悲情,在大多数心中有理想的追梦者那里,是能得到广泛共情的。他们感受到了同为行动者、奋斗者的不自由,从中照见了自己,心有戚戚。张昭多次表达,自己想做的是独立的公司,按照产业发展来进行布局,就是把路修好,让拍电影的有路可走。但不管是在光线还是乐视,张昭实际上更像职业经理人,最终没能得到他想要的独立。去年,媒体以“至暗时刻”为题,描写陷入乐视危机后的张昭,标题来源于张昭的一段自我心情描述,是“电影《至暗时刻》,丘吉尔在地铁里跟英国的民众聊天,然后再回到下议院时的那个心情。”当时大家原本以为这标志着走出了至暗时刻,没想到,至暗还在后边等着。然而,要成就一番事业,谁不是一边硬撑着,一边希望着,而且谁也没法预料,到来的那个是黎明的曙光,还是更暗的黑夜。

奋斗者的自豪与骄傲,旁观者无法明了,只能从同类中寻找。张昭就是那个奋斗者追寻的同类。而同类者是能给同行者勇气和力量的,就像朋友圈有人分享的“张昭三句”:“1,拉开时间的尺度看人生,不争一时一势。2,当你困惑的时候,学会回到原点,想想初心。3,从灾难的角度看人生,作为幸存者,就更加倍珍惜,加倍努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