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交流的黑夜降临,华人和中国公司却在全球学术峰会闪闪发光(14)

约书亚·本吉奥和滴滴出行科技合作总监吴国斌接受采访。Image Credit: 杜晨/硅星人

当前,中国科技公司正在面临全球技术禁运的逆风环境。美国商务部将多家中国公司加入美国公司技术出口对象限制名单当中;一些计划参加 CVPR 2019 大会的中国研究者,也因为美国移民局的签证审批而行程受阻。

而位于加拿大的 Mila,是近期首个公开站出来对中国科技公司和研究者张开怀抱的北美顶级学术机构。本吉奥对滴滴的青睐,显得尤为可贵。

在采访中,本吉奥告诉硅星人,“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时间点上,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有力国际协作。否则,我们将永远无法决定地球命运的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

他认为,不仅仅是学术界,各行各业都应该正视中国创新力量对于全球技术整体进步的贡献。“Mila 与滴滴的战略合作只是一小步,希望有更多的(北美)学术机构能够站出来。”

这次战略合作,以及华人和中国公司在全球学术峰会的优异表现,让黑夜显得不再暗淡无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