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遭遇芯片“断供危机” 市场各方什么反应?( 四 )

参照中科曙光停牌前(6月21日)收盘价40.55元/股,对比停盘前的价格,有38家基金公司下调后的估值对应在3个跌停板;按9亿股本折算,中科曙光的市值或将缩水近百亿元左右。

另外,停牌前曙光转债(代码:113517)报收118.52元/张,部分基金公司同时对其进行估值调整,其中银河基金估值最低为97.49元/张,其他几家基金给出的估值都在100元/张左右。

中科曙光复牌后一字跌停,拖累可转债大跌。6月27日收盘后,曙光转债(代码:113517)下跌9.74%,盘中价格一度跌至103.3元/张,报收106.98元/张。

尽管被纳入“实体清单”一事乌云笼罩,但6月23日,国盛证券对中科曙光维持“买入”评级,并在研报中表示:“中科曙光被列为‘实体清单’,将影响核心芯片采购,导致短期业务压力。但长期来看,海光流片转移及国产CPU替代有望逐步抵消影响。”

国盛证券认为,被列入“实体清单”,实际上也验证了中科曙光公司芯片和超算技术的全球稀缺性。而根据产业调研,2018年CPU领域安可推进开始提速,预计海光芯片后续入围安可目录概率较大,芯片领域安可核心地位更加确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