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港交所上市科内鬼细节来了 代号寒山出动80余人( 四 )

时报君粗略统计数据,由2013年至2018年已有逾百家建筑股上市,其中有超过3成已经卖壳,即股权易手,部分上市刚一年就卖壳,最长只有2年就选择卖壳,这意味着建筑股上市的目的可能并非为了发展,而是为了卖壳,部分集资金额仅千万级别,不免让外界质疑其上市真正目的。

清理港交所上市科内鬼细节来了 代号寒山出动80余人

香港新股上市审批权非议已久

独立股评人David Webb表示,港交所近年审批公司上市时强调的“合适性”属于主观判断,容易引来贪腐行为,港府在2003年驳回专家小组有关削减港交所上市审批权以减少利益冲突的建议,间接导致港交所作为牟利机构却拥有了监管的权力。

此前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接受媒体采访回应高层涉嫌贪腐时称,对香港的上市发行制度充满信心,因为此项制度标准非常清晰,自由裁决量有限,在这个制度下,无论是谁,权力都受到非常清晰的制衡和检验,没有一个人能做出让一家公司来上市的决定,这一制度的核心是把权力限制住,令寻租和贪腐的空间大幅缩小。但再完美的制度都不可能完全杜绝蛀虫、烂苹果,只要发现一点有烂苹果,蛀虫,就要毫不犹豫、干干净净地把它清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