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兵入川 把胡同带到成都( 二 )

成都胡同的形成是与战争分不开的,遥想当年战事频频,百姓不得安宁,才有了八旗兵少城内安营扎寨。是那些骁勇善战的八旗兵,把胡同带到了成都。

按京城格局修建旗兵营

随着湖北荆州调兵驻防成都,八旗兵入川之后,四川总督在原来少城遗址上重修满城,给旗兵作步营。这些旗兵营修建按京城格局,南北是道,东西是路,及胡同,如北京皇城后有煤山(就是崇祯皇帝吊死之地),成都也一样在皇城后有煤山(今日成都市体育中心所在地)。因军营在古代有严格的等级制,并且归制严谨,兵营巷道狭窄,房屋矮小,一个小宅院只能修平房,故很多空地种菜,挖池塘。因旗兵从北方来川,建筑格局又以京城格局模式,既然主人来自北方,而北方将街道习惯称之为胡同。入乡随俗,何况得天下的旗人是强势阶层,所以那形似“蜈蚣”的满城街巷,便唤名为胡同。

胡同是中国北方文化的产物,巷子又是中国南方文化的产物。当南北文化交错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便共生在一起,相得宜彰。

成都就是“胡同”与“巷子”杂交之地。如今,在成都最能代表那种异乡特色的“胡同文化”也只有宽巷子和窄巷子了。宽巷子和窄巷子内外所透出的,就是这样一缕缕的历史博物馆的气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