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人社服务”,温暖最大民生( 二 )

田田化工关停后,需安置482名职工。对此,宜昌市政府高度重视,前后投入2600余万元用于发放职工退休金、养老保险等,同时组织了6期免费转岗技能培训。

“企业关停前后,我们先后联系了28家化工企业,到田田化工厂区举行了8次专项招聘会,近百名熟练工人被省内各大化工厂‘抢走’,陶伟被京山市一家化肥厂聘用。”宜昌劳动就业管理局失业保险科科长林华告诉采访人员,为方便职工到市区再就业,局里还协调了公交车的班次和发车时间。

通过培训学习,陶伟成为新公司的技术骨干,薪资相比之前涨了不少,还拿到了人社部门和公司发放的奖励和补贴。

为了破解“化工围江”难题,宜昌计划3年内“关改搬转”134家化工企业,涉及职工5万余人。“职工不仅要妥善安置,还要引导他们向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的新型人才转型,促进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谢天星说,为此,市劳动就业管理局积极推进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发放失业保险金、稳岗补贴等数千万元,同时鼓励转岗职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

“这是宜昌几家大企业最新的招聘信息,岗位很多,待遇不错,快了解一下!回村里给乡亲们也宣传宣传。”6月20日,宜昌夷陵区黄花镇快递代办点老板李万里一边忙着收发快递,一边向村民介绍宜昌一些企业的招聘信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