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媒惠”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科技让医学更神奇( 二 )

人工智能(AI)技术在皮肤影像领域的应用包括医学影像、临床决策支持、药物研发、病理学等方向。皮肤病看似容易诊断,实则非常复杂,AI技术的诊断具有范围广、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它对于临床诊断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其可以把临床医生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脱离出来,进行更深入、更高层次的科研与创造。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博士生,黄晶晶根据源论文《二代测序技术在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带来以《下一代测序技术——让微生物无处遁形》为主题的推介。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于1990~2001历时10余年完成草图,采用一代测序技术Sanger测序。2005年诞生出更优化的第二代测序(NGS),NGS在微生物领域可以应用于:医院感染性疾病爆发的调查、未知病原体的鉴定、毒力分析、耐药基因组的研究。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建立一个全球范围内共享的NGS数据库非常有必要,其将有助于突发新发感染性疾病的及时诊断,并有助于开发微生物基因组学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监测和疫情调查的全部潜力。

接下来,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医师,刘睿峰以《当B超遇见人工智能-从甲状腺结节诊断说开去》(源论文《人工智能在超声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为主题进行成果推介。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实现方法的一部分,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经训练后能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其中的一些模型,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图像识别方面具有比人工识别更快更准确的优越性。而这项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病理诊断上其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明显优于传统诊断方法,但同时也具有任务范畴狭窄、数据共享、标准化及数据隐私、患者安全及医疗权责等局限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