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意向总金额达322亿元,中博会上高科技企业成宠儿( 三 )

“中博会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据张生国介绍,目前在海南,像他们这样专注精尖科技的企业并不多。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海南地理位置的缘故,交通交流上不如内陆企业之间便捷,很多大型的企业客户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6月26日,张生国已收获颇丰——不到三天时间里,他手上已经积累了两大摞名片,这意味着大量的潜在客户。他对经济观察报透露,有一两家龙头企业已经有合作意向了,这样的认可将让他们在业内打开知名度。张生国的思路是,目前先主要定位国内市场,等时机成熟后,也会考虑向国外市场进军。

在中博会上,希望借此机会打开国内外市场、扩大知名度的企业不在少数。在中博会设立的“专精特新”展区,近1500家来自中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各行各业的创新产品,以吸引采购商们的目光:钓鱼机器人、只有A4纸薄且可360度弯曲的超薄玻璃、可抗7级大风的夜间应急照明“神器”……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发现,这些展品附近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外国面孔。

一位名为Emilia的澳大利亚年轻采购商已经是第三次来中国参加展会。她向经济观察报介绍,相比以前,她看到了更多中国的“黑科技”,这非常有趣。她注意到,参与展会的中国中小企业类型正在发生变化,基础加工类型的企业在展会上似乎变少了,而专精于某类的具体科技领域的企业正在增加,“这是一种更精、更专业的趋势”,Emilia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