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的新故事( 二 )

作为一部主旋律的原创作品,小说并没有将驻村干部以及村民群众的形象脸谱化。作品中的人物丰满而生动,个性鲜明。比如驻村书记陈放,性格温和持重,他之所以主动选择了偏远的辽西,缘于他爷爷在战争时期曾得到辽西人民的掩护而脱险,冥冥中的感恩情结,让陈放的内心深处对辽西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因此毫不犹豫地选择去那里,也使得他从心底更愿意为辽西人民脱贫致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相比陈放来说,李东比陈放更年轻,也更充满年轻人的活力。他头脑灵活,性格开朗,有些难请的人、难办的事,他总能找到解决办法。村民李青对他的好感,他们之间的交往,以及李青最终的对象选择,他们两人之间发生的故事真实而自然。

一直留守乡村的诗人杏儿和再次返乡的李青,也是性格鲜明,各具神采和风韵。她们的坚守、执着、勤奋、擅学,勇于开拓和创新,成为驻村干部强有力的支撑和辅助。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自己的家乡得以旧貌换新颜,同时也展示了新时期新一代农民的神采与风貌。

小说除了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人物之外,作家对“精准扶贫”政策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且通过具象的文学作品,将自己观察与思考的结果体现了出来。小说记述了以陈放书记为代表的外来干部挖掘和培养本地人才,以柳城村民杏儿、李青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在陈书记的带领下不断成长,勇担重任,终于能够独当一面,分别成长为优秀的村支部书记和优秀的企业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