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恶名下的华强北,藏着怎样震撼世界的神奇?( 四 )

2003年,联发科公司(MTK)提供了一体化芯片解决方案,极大地降低了手机的生产门槛——厂商只需加上电池、外壳、一些定制零部件,就能生产一台手机。山寨机的 “黄金年代” 就此到来。

在山寨机蓬勃发展的2008年,华强北有多达5000家的山寨机商家。那时的华强北,每天都有新款手机诞生,价格低廉的山寨机大量流向印度、非洲、中东等地。价格低廉的山寨机大量流向印度、非洲、中东等地。一群“华强北”赚得盆满钵满。

“山寨”恶名下的华强北,藏着怎样震撼世界的神奇?

2010年前后,随着苹果的上市,山寨机开始步入全面衰败。这也反映了中国手机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尴尬处境。没有品牌、没有研发、没有芯片、没有核心专利,有的只是完整的供应链和价格优势,以及在野蛮生长中锻炼出的胆识。

华强北的黄金时代至此落幕。但新的生机,也在华强北的“异类”中焕发。

“异类”精神, 破局新生

在华强北的市场,只要足够努力,小富即安不成问题,然而做大做强,却始终需要更长远的眼光和以及对技术对产品质量更严格的把控。正是有了这些人的例外,才推动了华强北走上了转型之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