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深空中转站 科学家开了哪些脑洞( 四 )
此外,月球的逃逸速度比地球低得多,只有2.38公里/秒,是绝佳的航天发射场。在月球建立酒店度假村、航天博物馆和探险基地等休闲设施,发展太空旅游,也能大大拉动经济发展。
挑战仍不少,解决亦有招
月球基地最大的挑战是严峻的自然环境。首先是极端的温度,月球面向太阳一面温度高达117℃,背面则低至-43℃。其次,由于没有大气,流星会毫无阻拦地直接撞击月球,同时磁场的微弱也使月面的宇宙射线辐射强度远超地表。因此,月球基地必须高度密封、内部加压且坚固无比。
尽管困难重重,各国科学家已经提出了诸多实现手段。正如地球上的房地产开发,月球基地建设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址。目前呼声最高的是月球南极的“艾特肯”盆地,那是一个巨大的撞击坑,永久处于阴影之中,温度相对稳定。多个探测任务已经证实该地区存在水冰,可用来制造燃料、氧气以及饮用水。
在建筑方法上,NASA、ESA等都提出使用3D打印和机器人施工等手段,搭建月球基地设施。自2013年以来,ESA一直与建筑设计公司“Foster+Partners”合作设计国际月球村,他们提出的方案是在月表放置充气框架,然后用月表土壤、氧化镁等制成“混凝土”覆盖其上。NASA则提出用微波轰击月表风化层使其熔化,并3D打印基地建筑。
推荐阅读
- 华为|美国禁令是“纸老虎”?中科院顶尖科学家发话了,致力粉碎美计划
- 狮子的“指纹”在哪?通过看脸,科学家改进亚洲狮种群监测方式
- 知道自己为什么不能成功吗 科学家终于找到实现目标的秘诀
- 时间胶囊!在南极冰下5公里发现“磁异常”,科学家:地壳变薄了
- 已“灭绝”100年巨龟再次出现!科学家:需警惕第六次大规模灭绝
- 宇宙网络真的存在吗?科学家们一直无法实现对这些细丝的直接观测
- 如果病毒饶过人类,人类也放过蝙蝠可好?科学家:建议放手
- 宇宙最高级文明,到底掌握什么高科技?科学家:我们想象不出来
- 中国国宝级科学家,为国建造“地下钢铁长城”,将800万奖金无偿捐献
- 揭秘南极巨型“怪物”:高30米体态似人非人,科学家们吵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