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晕由什么组成?它又是怎么形成的?答案你可能不会想到( 三 )

答:光晕(几乎)是一个围绕银河系的球状区域 , 主要组成部分是暗物质(它像圣徒头边的散射光 , 但不是卡通动画中天使头上的黄色光环) 。 暗物质之所以“暗”是因为它不会发出任何电磁辐射 , 所以暗物质只能通过引力相互作用来研究 。 暗物质 , 特别是光在经过暗物质时会像通过凸透镜一样发生弯曲 , 这就是“引力透镜”效应 。

图解:用宇宙学n体模拟暗物质晕

许多理论解释了暗物质可能组成的部分 , 可能是晕族大质量致密天体 , 也可能是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 。 大规模致密天体如死恒星和行星一样 , 属于相似物质 , 在理论上它们构成了星晕的大部分质量 。 但对引力透镜速率的检测却排除了这一可能 , 因为它们的数量并不足以构成星晕 。

图解:晕族大质量致密天体 , 又名大质量致密晕天体 , 是一个天文学的普通名词 , 可以用来解释可能存在于星系晕的暗物质 。 晕族大质量致密天体是一些体积很小的大质量重子物质 , 没有或只有很少的电磁辐射 , 在星际空间不与恒星系统发生影响 。 晕族大质量致密天体自身不发光 , 所以很难被探测到 。 晕族大质量致密天体也可能是黑洞、中子星、褐矮星、自由行星、白矮星和非常微弱的红矮星 , 也有人认为晕族大质量致密天体和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都是暗物质的候选者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