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牌的10条反常识思考( 二 )

用户的决策动力其实就是性价比,只是大多数人把性价比理解的非常局限,他们认为所谓性价比衡量的是物质收益,而不包括精神收益(心理收益、服务体验)。

比如说香水,喷一下就能给你带来人际社交上的愉悦享受,你花钱买这种精神享受难道不是性价比吗?

如果仅仅按物质收益来看,那所有带有精神属性的产品(比如看电影玩游戏)都是毫无性价比的,所有娱乐产品都不该存在。

难道买奢侈品的人不是看中它的性价比?买LV的人不是看中它的性价比?一个LV包就能让你常常站在社交鄙视链的上端,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这难道不划算么?看你自己怎么给这种满足感定价。

并不是便宜才叫有性价比,贵同样也能有性价比。

2 追求品牌是一种社交行为

如果你不能让别人知道你买了个LV包,你还会买它吗?

可能不会,不过奢侈品这个品类比较特殊,是需要通过与别人对比才能体现奢侈品特质。我们换个问题,如果两罐一模一样的可乐,一罐2块钱没有贴牌,另一罐3块贴了可口可乐的牌子,你会买哪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