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江湖再见 阿里再造阿里( 三 )

马云曾在公开场合强调:过去20年,阿里因为价值观而与众不同。未来20年,阿里应该、也必须因为坚持价值观而与众不同。在2018年,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马云表示:“阿里我最骄傲的不是商业模式,而是今天我们的人才梯队、组织建设还有文化的发展。”

几乎与阿里同岁的价值观落在商业上,是共同决策、相互制衡的管理方式以抵御未知风险、保障事业传承。或许,这份培养员工对企业形成认同感的价值观,是马云与阿里用20年搭建起人才管理体系的“基础”。

显然,价值观是阿里纳新招安、寻找同路人的试金石。“阿里一直在寻找同路人,5年、10年、20年甚至更久,能够可以一起走的同路人。”张勇以此表述着能够与阿里共进退的标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权杖不再由马云紧握,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阿里完成了从依靠个人特质变成依靠组织机制、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升级。

实际上,一批更年轻的管理者为阿里的未来做着决策,马云本人以及阿里高管和董事的持股比例在逐步降低。2004年,马云与创业团队的的持股比例高达47%,2005该数字年降至31.5%。2013年、2014年、2016年、2017年至2018年的几次股权结构变更中,马云持股比例分别为36.7%、7.76%、7.71%、7%、6.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