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峡江小城”迈向“两个走在前列” “宜昌制造”出口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 )

进入新时代,宜昌以长江大保护为主战场,全面对接全省“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深入实施“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扎实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截至目前,已复绿长江千支流岸线178公里,腾退修复815公里。取缔非法码头216个,51个港口码头完成岸电改造,治理城区黑臭水体187公里,16个工业聚集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壮士断腕、强力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累计关停企业31家、改造升级43家、搬迁2家、启动搬迁20家、转产7家,精细化工占比由两年前的18%提高到33%。

同时,宜昌紧紧抓住制造业这个实体经济根基,投资2400亿元实施工业技改三年行动,持续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加快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8.5%。全市拥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企业9家、省级以上“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133家、省级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64家,仿制药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加快。

陈惠霞表示,宜昌70年发生的沧桑巨变,是新中国70年发展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宜昌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错位发展,着力打造“湖北的杭州”,争当“一芯两带三区”重要主动力源,奋力谱写新时代宜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