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视频《中国工夫》播放量破千万,致敬中国工程师收获千万感动( 三 )

西瓜视频《中国工夫》播放量破千万,致敬中国工程师收获千万感动

热血工程师回应研发质疑 生活化拍摄手法引发情感共鸣然而这样的付出也遭到了一些不同之声,比如有人就问到:“中国要做的事太多了,为什么一定要为研发一个‘笔尖钢’这样的非重大核心技术,去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中国工程技术和它背后的工程师们为什么还要这么拼?《中国工夫》中的中国工程师们也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一直给外国、国人的印象都是这样的,中国是一个‘装配大国’,从技术到机器都不是自己的。我们需要从量到质产生转变,来提高国家的工业竞争力。” “笔尖钢”的研发者车德会这样说。而磁悬浮牵引系统工程师邓江明则说:“我们没有前期的技术积累,就会像我们现在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落后发达国家很多年一样,他们如果制裁,我们就会很难受。”

,致敬中国工程师收获千万感动1429.png" src="http://www.ah.chinanews.com/cr/2019/0910/2981939878.pn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

除了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中国工夫》的创作团队更匠心独具的,用生活化的方法对工程技术内容进行解读。比如,对于大部分观众都十分陌生的“笔尖钢”削切,导演组就用“刀削面”来解释钢材软硬对于切割的影响:“技术的难点在于,这种钢既要能被削铁如泥,但同时又不能软烂如泥。就像山西的刀削面,太软了容易粘刀,太硬了又容易开裂,要想手起刀落,必须软硬适中。 ”而“笔尖钢”研发工程师车德会的日常喜欢自己在家做豆腐,导演组就将他熬制豆汁的画面和冶炼钢铁相结合,不但将一位工程师工作内外的生动形象呈现出来,更让观众们对于枯燥的炼钢技术也能轻松理解,同时产生更深刻的记忆和更强烈的情感共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