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丨稳肉价保供应 办法有多少?( 二 )

其中非食品类的价格,是年初以来一直很稳的,包括服务的价格、一些消费品的价格,是一直稳;还有一类,从原来支撑上涨的力量,变成了稳定价格的力量。比如,像水果价格的环比,已经连续两个月往下走了;然后是鲜菜,这个月在同比上也在拉跌CPI。还有一类,就是正在上涨的,猪肉和其他的畜肉、禽类等俗称肉蛋白类的商品。关于这类产品的价格,如果结合一些高频的数据来看,八、九月份以来,环比也在走稳。所以,虽然这个月的CPI涨幅仍然是2.8,但背后稳的力量更足。

刘 戈:涨中趋缓 物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

央视财经评论丨稳肉价保供应 办法有多少?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虽然肉价的上涨最为明显,但就猪肉价格本身来讲,它也会呈现趋稳态势。

从2000年到现在,大概经历了五个猪周期,差不多平均是三至四年一次。上一次猪周期,肉价在2016年7月份达到了最高点,而现在又到了一个高点。从过去的周期来看,当肉价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供给增加。同时,消费者会更多地选择替代品,比如鸡肉、鱼肉、牛肉、鸡蛋等等,因此肉价也不会一直涨。如果猪肉价格的涨势控制住,其他产品的价格还很平稳,可以说,物价整体大幅上涨的基础是不存在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