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量产“状元”的秘密( 五 )

职业教育要“从职业中来,到职业里去”,目的是要在个人能力与职业需要之间,搭建一条快车道,培养出行业的前沿行动派。高顿教育深知“教学质量是教育企业的生命线”。

所以,于高顿而言,高通过率并不是唯一目标,而是更注重教研和体系化,这也是其能够“量产”状元的秘密武器之一。在教育模式上,高顿采用的是“教研+讲师+学管(助教)”的三师模式:

教研方面:开设3个研究院,分别为ACCA研究院、CPA研究院、CFA&FRM研究院。老师也参与到课程的研发、考纲的研究、热点案例分析、甚至教材的研发等更加前端工作中,让知识结构更加的体系化。

讲师方面:目前已有1500位老师,其中800位全职老师,80%是来自国际知名学府的硕博和在全球一流企业的实战经验。不少人曾就职于摩根、中金、四大等世界百强企业。据高顿介绍,其选取老师注重四个方面——其一是学术能力,是否有比学赶帮的专业化优势;其二是准确表达等软技能;其三是价值观,必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其四是不断提升的向上力量。

学管方面:优先选择泛财经专业的毕业生担任,帮助学员合理规划职业路径;为学员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利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一对一全程跟进。过程中,学管就像班主任,起到充分疏导和监督作用,保证完课率及学习效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