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曝”财务造假的宝胜国际:距离老大哥还有差距( 三 )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宝胜国际当初的骚操作。

在2017年1月8日,公司发布公告称2016年12月部分销售记录存在错记现象,并且公司CEO关赫德和CFO陈国龙相继离职。紧接着,公司股价当天应声下跌22%收1.54港元,盘中最大跌幅超过37%。

随后披露的2016年12月公司销售收入约14亿元,同比增长30.1%,环比增长14.8%,把业绩跟股价一对比,股价反应过度。

当时市场纷纷猜测,这是公司刻意打压股价所致。等等,公司为啥要刻意打压股价啊,不都希望越高越好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自曝”财务造假的宝胜国际:距离老大哥还有差距

(来源:宝胜国际公司公告,2017年1月8日)

在之后一年的时间里,公司股价从1.54港元慢慢下跌至1港元附近。然后在1月2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控股公司宝成工业(9904.TW)拟以每股2.03港元收购公司剩余37.5%的股份,较1月18收盘价溢价约31.82%。

相较公司自爆“财务造假”丑闻时候,公司股价这个时候已经下跌了约25%,如果同样按照溢价31.82%收购的话,公司可以节省约20亿港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