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苹果逐渐小米化( 五 )

当苹果开始小米化

有人说,这次苹果发布会主题更贴切的叫法应该是“致安卓”,或者“致三星/华为”。颇有些道理,毕竟无论是硬件设计还是技术算法,不少都是安卓厂商们玩剩下的。比如“深度融合”(Deep Fusion)计算摄影功能,就与谷歌 Pixel 手机上的 Night Sight 有些相似。

不过,这些都只是战术层面。从战略层面看,苹果身上反而有了一点其中国门徒——小米的影子。

比如,既往缠绕在小米身上的“微创新”标签,成为苹果新的代名词。

我们知道,今天的手机存量市场,无论是三星华为,还是荣耀OV这些互联网品牌,都走上了重研发、自创新的道路。自研芯片、摄影算法、底层系统优化等,华为还刚刚推出了全球首个5G SoC芯片,三星发布了Exynos 980 5G SoC,当其他品牌都在拼命赶往新技术桥头堡的时候,苹果却依然在“微创新”里徘徊。

这次新iPhone“缺席5G”, 很多人认为是网络尚不成熟、为用户着想的做法,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5G当下是不是能用,而是苹果真的理解并能跟上中国飞速铺设5G的大环境吗?还是说要将苹果手机的生命周期从2-3年缩短到一年甚至更短,来应对接下来的变局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