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脸应用有两点需要我们警惕

换脸应用有两点需要我们警惕

【科学随笔】

近日,两件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有关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第一件是一款视频编辑软件在社交媒体刷屏。该软件可以方便、快速地将视频中人物换为用户上传的任意人的脸。实际上,这种视频换脸很早以前利用专业视频编辑软件也可以实现,不过需要使用者有相应的技术,过程复杂。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将这一复杂的技术过程简单化、快速化,普通人也可以轻松驾驭。第二件是一张学生课堂行为分析的图片,人工智能技术将学生抬头、看手机、低头、记笔记、打瞌睡等行为进行统计标明。

换脸应用有两点需要我们警惕:一是这种技术对社会信息传播秩序带来的冲击。惯常来说,视频对信息的保真度是高于文字和图片的,视频能够相对准确传播信息,是社会信息传播系统重要的媒介符号。这种易得、简单的换脸应用程序,如果被滥用势必引发传播秩序的混乱。二是这类应用软件收集人脸信息的合法性、安全性、可靠性存疑。人的面部、虹膜、指纹等生物特征识别信息,是重要的个人隐私信息。这类信息的重要性远大于地址、密码等类型信息。地址、密码可以修改,面部特征、指纹等生物信息终身唯一,无法更改,泄露后果的严重性,怎么说都不为过。如果这类信息一旦泄露,无可挽回,技术的开发者也无能为力,不论是技术开发者主观滥用,还是遭到黑客攻击、无意泄露,都难以挽回。现在刷脸在金融支付、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领域已经广泛应用。面部生物信息的泄露,给整个社会体系带来的影响难以估量。

推荐阅读